摘要:17岁出来打工,27岁创业,30岁赚得1000万元。这位身上写满传奇色彩的女子,便是牛牛工匠坊创始人、江西九江庐山人李美霖。 经过20余年的打拼,李美霖从一名业务员蜕变为女企业家,并被推选为第九期石善班副班长。她在水头从事石材贸易,还办了...
17岁出来打工,27岁创业,30岁赚得1000万元。这位身上写满传奇色彩的女子,便是牛牛工匠坊创始人、江西九江庐山人李美霖。
经过20余年的打拼,李美霖从一名业务员蜕变为女企业家,并被推选为第九期石善班副班长。她在水头从事石材贸易,还办了个加工厂,并将触角伸向了矿山,成为意大利银灰和亚洲米黄的亚洲总代。
谈及成功秘诀,她坦言,“早在30岁时就赚够了自己想要的钱,而后的人生,只想过得有价值有意义,希望可以带领更多人发家致富,实现人生理想”。或许正是她这种共同富裕的思想,让更多人愿意追随,并全心全意付出,从而推动事业越做越大。
牛牛工匠坊创始人、江西九江庐山人李美霖。
3年时间赚了1000万元
在李美霖看来,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决定,便是2007年付了175万元转让费,成为宏星石材的邻居。
15年前的175万元,在北京三环可以买下一套百来平方米的房子。然而,彼时刚刚打算创业的李美霖,完全没有想过要靠投资房产赚钱,而是一下子把打工10年攒下的所有积蓄,并从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手上凑来了175万元转让费,全部压在了北京西联石材市场的店面上。
谈及这一疯狂决定,李美霖说,在前往北京以前,她一直听闻北京石材很好卖,而且利润高,所以在决定创业以后,她直接把目光锁定于此。到了北京西联石材市场,她打听到,市场里经营最好的商户之一便是宏星石材。
在参观了宏星石材的卖场以后,她便铁了心,一定要与它做邻居,她相信有了这么一个邻居,不管她做什么品种,也会多一些机会。蹲守一段时间,位于宏星石材对面的一个门面恰好要转让,但转让费高达175万元,这让很多觊觎者退避三舍。然而,李美霖却倔得像头牛一样,拉都拉不回来,不管转让费多少,她坚持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,无论如何都要拿下。
为此,她搭上了所有积蓄,还向所有亲戚朋友借了个遍。按她的话说,“为了这个店面,就差给人磕头跪下了”。
皇天不负有心人,在自己坚持和努力下,李美霖不仅如愿成为行业标杆企业的邻居,还在一年时间内,就把转让费赚了回来。经营到第三年,她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——1000万元。
李美霖说,小时候特别穷,梦想就是发财,赚到1000万元就回家好好享福。令她没想到的是,这一天来得如此之快。也就在这一年,行业内传出了西联石材市场要拆除的消息,彼时她经营的爆款品种——西班牙米黄也到了弹尽粮绝的时候,她想着,可以隐退了。
不通英语跨国点料
说到这段经历,李美霖坦言,全凭年轻无畏,放在现在,怕是没这个魄力。
“刚到北京销售石材时,基本天天两点一线,每天下午6点准时下班。”不久后,她发现,对面的宏星石材每次都比她晚熄灯,于是留下来好好观察了一番。
这一停留,她注意到,即便到了晚上七八点,还是有客人不断往店里走。于是乎,她又做了一个决定,把营业时间调到了晚上10点。果不其然,在推迟关门时间后,订单量一下子就增加了。
在品种经营上,李美霖比其他人大胆,第一个品种是洞石。当时在北京,部分石材经销商认为,洞石都是窟窿,很少人要,所以也没人经营。而她却把这个不被人看好的产品,用在了自己店内最显眼位置,机缘巧合,一大型项目采购团来到西联石材市场选石材,一眼便相中墙上的洞石,选用了数万平方米的洞石。
一炮打响之后,北京世贸天阶等地标项目,也相继选用了这一品种,从而彻底打开了洞石在国内市场的大面积运用。而真正让李美霖赚到钱的则是西班牙米黄。西班牙米黄,属于常规性外墙品种。起初,不懂英语的李美霖并没有出国点料,而是从其他石材商手上进货到北京卖,利润是有,但并不可观。随着销量的不断增加,那种强烈的赚钱欲望驱使李美霖一定要直抵矿山源头。
有了出国的念头,李美霖开始办理签证,然而申请了两次,都被拒签。但她没有放弃,第三次申请,通过了。第一次出国,对于不会半句英语的李美霖来说,仿佛就是一次历险记。她孤身一人,带着一本英语小册子,开始了跨国点货之旅。在德国中转的时候,被带进了小黑屋;找不到候机口,她一路奋力比画与时间赛跑,一次次化险为夷。
或许是急火攻心的缘故,李美霖在回来的路上,整个牙床都肿了起来,到达北京机场以后,她直接去了医院。这次出国,她点了20柜的西班牙米黄,一个半月后,刚到达国内,就被客户全部买下。此后,她频繁去往西班牙,还成了西班牙米黄供应商的忠实合作伙伴。
让员工把自己当老板
2010年,原本想就此退隐的李美霖,在休息了一年多以后,依然没能压制住对于石材的热爱,几番思想斗争,她来到了水头,开启了第二次创业之旅。
办厂相对做贸易来说,难太多了,不仅要面对客户,还要管理员工,何况是一个在水头没有任何根基的女子。但李美霖的韧性已经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,有北京攒下的资源,她不愁没订单,但管理工厂的确需要投入更大精力。
没有土地,没有地缘优势,办一个工厂,李美霖更纯粹的是想实现自身价值,带领和她小时候一样穷苦的人致富。“很多客户一到我们工厂,看到厂外满满当当的小轿车,都以为是不是来了客人。实际上,这些车绝大部分都是工人的。”李美霖说,牛牛工匠坊创立时间虽然只有10年,但大部分员工都是从创立跟到现在,就连其他工厂流动性很强的补胶工人,在这里最少待了8年。
“把每个员工当作接班人来培养,一开始并不会给员工多高的工资,甚至会比其他企业更低。但一年后就基本实现与同行持平,3年后就会让其成为企业股东,与公司共享发展红利。”李美霖告诉记者,他们公司百分之八十的员工都已经买车买房了。现在每年基本都会拿出5%—10%的股份分给员工,最后她只会留给自己10%—15%的股份。她希望,人人在这个平台上都是老板,而不是打工者的心态。
为了将平台发展壮大,李美霖梳理出一套独有的经营管理模式。“只做加工是赚不到钱的,要想让企业盈利,就要整合产业链,给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。”李美霖说,这两年受各种不可抗拒因素影响,不少工厂无单可做,但牛牛工匠坊一直保持稳定的生产,即便没有利润,订单依然在接,只要保住了这个平台,留住了这些人才,未来就有机会。
为了承接更多订单,牛牛工匠坊不但将加工费降低,还给出了8折出材率的保证。“只要是购买意大利银灰和亚洲米黄这两个品种,就能给予客户理想出材率的保证,其中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由我们承担。”在她看来,越是没人想做的事情越要去做,这样才有破局的机会。正是因为有这种与行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思维格局,让她在市场寒冬依然所向披靡,承接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项目。